公共管理类包括公共事业管理、行政管理、土地资源管理3个本科专业,大一学年按照公共管理类进行培养。课程设置方面,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、通识类课程、专业类课程、实践课程的学习。同时,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有多个实践基地,为学生实习实训搭建了广阔的平台。人才培养方面,全面实施基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,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、实践能力、创新能力和公共精神、社会责任感。
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,根据学业成绩和个人志愿选择类内专业,于二年级上学期进入所选专业学习。
选考科目:
不限。
公共事业管理专业
学制学位:
学制四年,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。
特色优势:
本专业依托学校的商学特色,锚定民生服务领域,为适应我国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需要,以公共服务提升社区治理水平,以志愿服务赋能社区治理效能,以现代传播文案和技术讲好社区故事,打造“一干三支”的专业特色。
培养目标:
公共事业管理专业(社区建设与治理方向)旨在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具有管理学、经济学、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知识,系统掌握现代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理论、方法与技术,具有较强的组织、协调和沟通能力,兼备良好的公共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,能在党政机关、城乡社区、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共管理和服务工作,特别是社区建设与治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。
主要课程:
公共管理学原理、公共政策学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、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、行政职业能力实训、社区建设与治理、社区规划与设计、社区工作实务、智慧社区建设等。
毕业去向:
本专业学生毕业可考取公务员、事业编制等,到党政机关、城乡社区、社会组织等从事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,特别是与社区基层治理相关的工作;亦可去大型商业物业企业,从事商业物业的招商与运营管理、文秘、公共关系等工作。
本校对应硕士点:
公共管理学。
行政管理专业
学制学位:
学制四年,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。
特色优势:
注重学生行政管理职业素养培育,尤其是大数据智慧治理和营商政务服务领域,强化对学生进行以现代信息素养培育为基础的社会调查、组织、协调、沟通、策划、文案等能力的训练与塑造,突出现代管理素养和实践技能的结合,培养具备智慧治理和营商政务服务素养的专业人才。
培养目标:
本专业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具有大数据智慧治理现代信息素养,以及政治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、法学、社会学等学科知识,系统掌握现代信息数据挖掘处理、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技能,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组织、协调、沟通能力,兼备良好的公共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,能在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社会组织从事公共事务或内部行政管理,特别是从事智慧治理、市场营商环境建设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。
主要课程:
大数据与公共管理、公共管理学原理、公共政策学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、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、公务员管理、行政职业能力实训、市场监管与营商环境建设、经济法、政务服务实务等。
毕业去向:
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有关政府部门从事智慧治理、数据挖掘与分析、市场监管执法、行政审批、行政服务、营商环境营建等工作,亦可到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社会组织、基层社区等从事其他公共服务和管理工作以及文秘、人力资源管理、公共关系等内部行政管理工作。
本校对应硕士点:
公共管理学。
土地资源管理专业
学制学位:
学制四年,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。
特色优势:
本专业为天津市特色优势专业建设项目,主要面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、自然资源和规划局、不动产登记中心、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行业等政府企业部门,培养工管结合的“技术型+管理型”应用型人才。
培养目标:
本专业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具有管理学、经济学、资源学等学科知识,系统掌握土地资源管理、国土空间规划、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,能在城市建设管理部门、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单位从事土地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、房地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。
主要课程:
土地资源学、土地经济学、土地管理学、测量学、管理运筹学、管理统计学、土地信息系统、国土空间规划、不动产金融学、不动产投资分析等。
毕业去向:
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、自然资源和规划局、土地储备中心、不动产登记中心、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政府企事业单位就业,主要从事国土空间规划、土地开发整理,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工作。
本校对应硕士点:
公共管理学。